为促进青年博士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岗位,提升教育教学核心能力,学校于7月12日至15日组织开展了第一期“青年博士教师教学技能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策划组织,陈积常、陈华、张更娥等7位资深培训师担任引导员,为来自各学院的17名新入职博士教师开展为期3天半的沉浸式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聚焦BOPPPS模型,夯实教学基本功
本次工作坊以BOPPPS有效教学设计模型为核心框架,通过理论学习、实操演练和同伴互评等形式,帮助学员系统掌握教学设计的六大关键环节: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引导员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讲解,使学员们深入理解如何将BOPPPS模型灵活运用于实际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工作坊主题课培训
参与式学习策略,激发课堂活力
工作坊特别注重参与式学习教学方法的培训,学员们通过参与式学习的方式,亲身体验和参与了旋转木马教学法、鱼缸教学法、智慧站点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自主总结这些参与式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和应用场景,分析如何根据不同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工作坊培训现场
以练促学,实战提升教学技能
为强化学习效果,工作坊采用“学-练-评”循环模式,学员们分为小组,每人每天进行10分钟迷你教学演练,并接受组内同伴的即时反馈。通过反复的“设计-演练-互评-优化”过程,青年博士教师们不断拆解教学行为、反思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技能的迭代提升。许多学员表示,这种高强度、沉浸式的训练方式让他们迅速突破了教学瓶颈,对未来的课堂实践充满信心。

学员分组开展迷你教学演练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有教师感慨道:“BOPPPS框架不仅提供了科学的教学设计工具,更让我深刻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真谛。”在每天的迷你教学演练中,教师们通过“设计-演练-互评-优化”的循环训练,实现了教学技能的快速提升。

工作坊结业典礼
此次工作坊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教师发展中心将继续优化培训体系,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专业化、个性化的成长支持,助力学校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文、图/伍孙杰 一审一校:伍孙杰 二审二校:黄誉洁 三审三校:杨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