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讨交流 >> 正文

南宁学院第二十六期教学午餐会

议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践研讨交流

地点:行政楼125

时间: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11:40--13:00

主持人:李刚

参与人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少华、蓝灵燕、林诗珺、马珂、陶婕、王海、叶小媚、杨兆祥、左婧

观点集锦

与会的10位老师就自己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心得体会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就自己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助解决。

首先,蓝灵燕老师感到自己在马院是大班授课,学生有工科理科商科,如何采用案例教学?采用同一个案例学生是否都能接受?

李刚老师认为,大班授课的所采取的案例应该选取学生们普遍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案例,即能引起学生共情的案例。左婧老师认为,要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来选取案例。

蓝老师还认为,案例教学不应该是深入浅出,而应该是浅入深出。

陈少华老师表示赞同,结合自己上艺术专业课的经历,以前自己上课喜欢用很多个案例,觉得案例越多越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现在是用一个案例串联整堂课程。一个案例由浅入深,逐步加大难度,就会使得学生不断主动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

老师们也认为浅入深出是对的,浅入是吸引学生,通过不断地发问和追问,让学生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不断提升,从有问题有标准答案到有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提升学生的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们讨论最热烈的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课程的案例。

陈少华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找案例的方法:(1)使用经典案例,艺术设计课上有很多经典作品流传至今,课上一定要和学生讲的;(2)前沿案例,目前最新最热的设计案例;(3)来自学生的案例,以学生的设计作品作为案例。

同在艺术学院的林诗珺老师认为,她上的课时艺术生的软件课,每一个实操就是一个案例。高博学院的杨兆祥老师和土建学院的王海老师也是上软件课。杨老师提出,在让学生做网页设计的时候,可以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看到完整的案例,然后让学生逐块完成,类似搭积木的方式,通过完成小案例最后拼装成大案例。王海老师说他经常在淘宝上花3-5块钱买案例,因为是软件课,实际上就是代码,买回来,删去一部分,看学生是否能够完成。他用的是填空的方式,学生把空填完了,整个大案例也就完成了。

来自通识学院的陶婕老师认为,案例可以从校友、学生里面找案例,还可以加入虚拟教研室,通过找同学科的大出版社和985高校,加入它们建立的虚拟教研室,从中获得免费的案例。

李刚老师认为,现在通过百度文库找到的案例往往要花钱而且质量不高,商科的案例可以考虑从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或者国内知名大学的案例中心购买,如果有能力的话,老师们还可以和企业合作撰写案例投到国内外案例库,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

左婧老师认为学校建设案例库是非常有必要的,把校内各种比赛如课程思政的内容收集在一起,就可以成为课程思政案例库给更多老师使用,而虚拟教研室是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学校鼓励老师们积极加入虚拟教研室,也希望能够把案例库建好,作为应用型课程建设成果进行展示。

叶小媚老师和马珂老师都是行政兼课,对于案例教学她们表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可以从辅导员得到鲜活的案例,财务管理的案例有很多生动的案例,但是也需要进行改编。

最后,会议由李刚老师做了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午餐会,全体老师都积极参与了讨论,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经历,集思广益,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思路,在跨学科思维的碰撞之下,大家都获益良多,希望下次会议有更多老师来做主持人,就具体的案例教学进行分享。

 

上一条:将思政之“盐”溶入应用型教学之“器”——南宁学院教师参加广西高校“学思想 担使命”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研讨交流会 下一条:南宁学院举办第二十五期教学午餐会

关闭